仁波切佛法開示

耶謝桑波仁波切-隨緣開示(一)
隨緣開示(一)

所有眾生都有心識,故稱為有情眾生,否則就不能稱為眾生,沒有心就如同外界的物質。有心就一定有感覺或想法存在,而眾生內心共同的感覺或想法就是希望平安快樂,不喜歡痛苦煩惱,這是任何眾生都一致的情況。

但是,所謂的痛苦或快樂並不存在真實的定義或界限,例如有些眾生的痛苦是某些眾生的快樂……既然追求平安快樂、不喜歡痛苦的心相同,為什麼對痛苦和快樂的認知差別這麼大?因為眾生個別的習氣不同,形成了根性的不一,比如人道眾生的習氣希望長壽,但是地獄道的眾生實在太痛苦了,反而希望早點死亡,只因業力的關係無法如願;也就是說對於「死亡」的感覺,地獄道的眾生很樂於接受,才能早日脫離那種受苦的地方,但是人類會感到鉅大的痛苦和恐懼,這是南轅北轍的感覺。又如,人類失足落水會感到無比痛苦,可是魚一刻也不能離開水面,這又是不同習氣的眾生,面對同樣的情況,卻有不同的感受和反應。

由此可知,快樂或痛苦、好或不好不存在於外界,而是我們內心反射的一種感覺,即使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者,自己認真思考也可從得到到相同結論。

從佛法中理解,如佛陀揭示:「所有涅槃及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們的心。」因此,八萬四千法門的內容歸結於「調伏自心,釋尊教法」。所有萬法或輪迴、涅槃的根本源自於心,這不是佛陀製造也不是眾生想出來的,是天生自然的實際情況。全世界的人,不論信仰何種宗教,所追求的就是平安和快樂,只是追求的方法不同,大部分的宗教主張向外追求,尤其求神庇護者,他們認為神存在某些地方,例如有人突然受到驚嚇時,會叫Oh my God,可當你問他God在哪裡時?他可能回答:在天上。

當然,這種概念不是不好,也不是造惡業或負面的事,因為相信神在天上,內心會感到平安……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好的,只是好到甚麼程度?即時從沒看過神但是相信神在天上會獎善懲惡,最起碼不會做壞事,程度僅止於此。

但是佛教的教義告訴我們:所有的涅槃和輪迴來自我們的心。亦即所有究竟平安快樂的來源就是眾生的心;輪迴裡痛苦煩惱不斷的來源也是我們的心。

當我們講到「心」的時候,立刻聯想到的是現在這個心,基本上雖可以這麼說,但這顆心是煩惱心,但是佛陀要我們了解或提醒的是這顆心的本質,即佛經中所說的「佛性如來藏」。心的本性存在於每個眾生,一秒鐘也沒離開過,只要努力實踐佛法中證悟佛性如來藏的訣竅,就可以了解和證悟,親自實際體驗什麼是佛,不需要詢問任何人或只是臆想存在某個地方卻摸不到、看不到、不知道、不了解、沒辦法認出或證悟……,但是相信神在某個地方,卻沒有人能真正看到或了解。這就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重大差別――當你真正了解時就有程度、深度和結果上的差別。

心的本質所具有的種種功德不是佛陀製造或眾生虛構的,而是每個眾生天生具有的。可能有人會質疑:既然眾生原本具有,為什麼沒辦法了解呢?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世界上第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佛陀,故佛陀說道:我了解無明和悟出突破的方法,可使眾生證悟本來即有的自身功德,故將此方法傳給所有具緣者。佛陀亦云:我已傳解脫的方法,至於解脫與否端看個人。佛陀並沒有說:相信我就得永生,不需承擔任何責任和努力,自然就會解脫;佛陀也沒有講:不信我就下地獄,任憑如何努力都不會解決問題。

如果按照佛陀教導的方法,確實實踐,任何一個眾生都有機會如佛陀一樣地成就,因為所有眾生都具有佛性如來藏,即使眾生渾然不知。就像每個眾生都生活在這虛空中,離不開虛空,但是沒有一個眾生會想:「我活在空中,因為天上是虛空,地面和地下也包含在虛空裡,怎麼也無法離開虛空,一秒鐘也不曾離開」。只是了解生存在虛空中,對你來說沒有什麼用處,但是了解心的本質是佛性的大功德,能解決所有問題,痛苦也解決,煩惱也解決,輪迴也超越……此時希望輪迴,尋找百年也不會再墮入。為什麼找不到?因為三界輪迴非實際存在,好比睡夢時的世界,對享受或痛苦的感覺很實際,刀子割傷會流血,火燒會灼痛,凶惡的動物追著你會懼怕……對不對?但是當你夢醒後,想要再尋回這些夢境必然無法如願。輪迴中每一刻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我們會誤認為永遠是這樣,即使錯過還可以重來,這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想法;如果依照釋迦牟尼佛陀的教法實踐實修,一旦消除無明,就能從輪迴的夢境中醒來,自然顯現心的本來功德,破除一切假象和錯覺。

所以,得以接觸、聽聞如此殊勝內容的佛陀教法,即使尚未完全了解或證悟,也是非常幸運,能夠接受這種殊勝深奧教法的機會已非普通人的福報了。這世界裡有一百多個國家,在這一百多個國家中最少超過一百多種文化和無數的不同宗教,哪一個國家的歷史裡有記載這樣的方法?有哪個宗教教導這樣的方法?眾生內心本來具有這麼大、這麼殊勝的功德,只待因緣成熟而發掘和使用它。到目前為止,其他國家的宗教或文化未曾找到具如此殊勝功德的教法,將來也不會有。

以這個角度仔細思維,雖然輪迴有很多不完美和太多痛苦煩惱,但是今天能接觸佛法是極度幸運的勝事,有機會解脫不悅的痛苦煩惱,有機會可以完全達到從無始至今所追求的平安快樂。當然,要不要解脫就看個人的意願,以及是否好好把握機會和努力精進,否則就只是結緣而已。不過即使只是結緣也很殊勝,將來的痛苦煩惱因這結緣而有終止之期,沒有接觸佛法的眾生,未來的痛苦煩惱是無法想像的,身心煎熬也沒有時間限制,因為眾生的心續無限,不斷製造的善惡業力也無限,更可怕的是,眾生累積善事的習氣天生極為淡薄,造惡業的習氣非常重,因此我們的心續無限制的造惡業,哪有機會可以達到平安快樂?

所以,今天我們獲得這個關鍵因緣而接觸佛法,有機會了解自己心的實際情況,是非常殊勝和難得。這世上的達官貴人有多少?但是他們的心沒有平靜;富有的人有多少?但是他們也沒有達到真正的快樂;有權勢的人有多少?但是他們的內心一樣沒有真正實際的平靜。而今天接觸佛法的人,好好把握這個殊勝因緣,確實按照佛法的內容實踐實修,心一定會達到平靜和快樂。

(弟子問:懇請仁波切指導一個讓我們每天都能記得且簡單修持的方法。)

沒有問題!首先要了解接觸佛法有什麼功德,你自己知道嗎?如果不知道,沒關係,讓我來告訴你。你有購物的經驗對吧?假如你想買支手錶,你會先了解手錶是哪個公司出產?原廠在哪裡?最後你一定會挑個自己了解的公司品牌,有了對產品的基本信任後,會買得安心也感到有保障,這是一般人的習性。當然,學習佛法是很好的事,但是要先知道接觸佛法有什麼功德和意義?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差別在哪裡?固然每個宗教都宣揚自宗的優點,對自己選擇的宗教充滿信心,但也不能像推銷員一樣,誇言任何人都適合自己的產品,畢竟每個人的因緣、福報和根器都有程度上的差別,基本上根器不契機就不應勉強。

今天既已加入佛門,並從內心對三寶生起堅定的信心,自然而然能隨時隨地達到三寶的加持,這是不用懷疑的。為什麼強調穩定堅毅的信心的重要?因為如果心不夠穩定,將和自己無始以來的不穩定習性相結合,再因這種習氣所製造的諸多因素,極易在過程中干擾我們的修持。因為現在只是初學,所累積善事極有限,心尚未到達穩定的程度,很容易受到干擾,被過去造的負面習氣所障礙,而對治修行道上的干擾,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三寶的堅定信心。

當然,修行過程不會因為有堅定信心,干擾或考驗就從此消失,而是在遇到任何對境時,只要有堅定的信心即能對治。大乘教法裡提到,眾生會因頭痛而造惡業,為什麼?因為眾生頭痛時很容易生起:為什麼其他人沒有頭痛,應該他人痛就好,不要在自己身上發生………等雜念不斷而繼續造更多惡業;然而,菩薩的頭痛卻能消除業障,為什麼?因為菩薩頭痛時,會歡喜藉此消除自己過去所造的業障,同時轉正念祈禱所有眾生頭痛及一切病痛的業障,由自己代為承受而消除。

菩薩歡喜承受頭痛之苦,全因了解一切病痛緣於過去所造業力因緣成熟的顯現,成為菩提道上累積福慧資糧、消除業障的方法;而眾生的頭痛反成為造業的方法和輪迴的來源。當然,眾生遇到好的事情、快樂的事情、順利的事情時心情一定是愉快的,這種情況不用教導,想法多為是正面的,但若起貪執、傲慢亦非完全的正面,只是在碰到挫折失敗時更不容易轉變為正面的念頭,需要以正知見的教法引導走出陰暗的惡性循環。

佛陀教法中,這種轉負面為正面能量的殊勝方法,世間為人父母者、學校的老師、醫院的醫師、社會或國家的高官……都沒有能力指導我們。不要輕忽這方法,如能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起大幫助。頭痛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生活中難免會碰到不順利或負面的事情,學習、實修佛法雖能減輕這些問題,但是如果期待馬上完全解決,除非是上上等根器,否則無法即刻體會到減輕的效果。這不是因為佛法沒有加持或不具正面的功德,而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業障太重、太深的關係。但是我們有這樣的方法時,不論對境多麼不好都能轉為正面、向上的助力。

身語意要維持正面的狀態,主要依靠我們的正念,而將正確學習所了解的正知見牢記心中就是正念。正念非常重要,因為眾生的內心從無始以來就有強烈散亂的習性,這習氣的緣故導致即使對佛法的內容了解甚多,在需要的時候卻派不上用場。

當然,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時,心的本質就是自然的正念,只是在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時,需要隨時隨地以正念檢視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善、惡或無記,如此則累積善事的機會多、造惡業的機會少。這不意味你從此斷除負面或不好的念頭,而是負面或不好的念頭產生時,即刻以正念斧正,以免繼續造惡業。比如你看到一個杯子時,第一個念頭判斷這是個杯子,這個念頭並沒有造業,可是當你開始分別這個杯子的好壞,再加上貪心……等念頭,接著就會開始造惡業。看到杯子、知道杯子的這個念頭,是無分別的念頭,它沒有造業的能力,因為還沒有產生貪心、瞋恨心、妒嫉心、吝嗇心……什麼念頭都還沒生起,只是認知而已。正念要到甚麼時候才出現?趁第二個念頭還沒有起來的時候,正念應該在這時候出現把關,如此你絕對不會造惡業;如果第二個念頭尚未升起前,你的正念失去了,那麼就如警察不在,小偷跑進來伺機犯案,當然會出問題。一旦分別的念頭起來,要嘛產生貪心,想想這麼好的東西一定要得到……,不然就是產生排斥、不喜歡、厭惡等等念頭。

所以,想真正做個很好的修行人,不需要在學識上鑽研,只要照顧好正念,一切所行不離開正念,這是最重要的事。

(弟子:仁波切的意思是說,認知後,正念就得馬上跟著過來?)

如果正念緊隨,就不會造惡業,負面的念頭也會轉變為正面的,因為正念會讓你知道什麼是惡業之根,什麼是善業之源。如果有清楚的認知與了解,而這個想法深入腦海裡就稱為正念;否則沒有清楚的認知,就不能稱為正念,因為根本無從判斷自己的言行是造下惡業還是累積善事。

失去正念時,我們的心則處於迷惑中,與沒有接觸或信仰宗教一樣,遑論學佛。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打人、殺人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利益衝突或與自己立場相違時,只會關注利己與否而忘卻善惡好壞的迷惑行為。已經接觸學習佛法的人,隨時有善惡取捨的明確認知,這就是正念,它會幫助你判斷,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不再隨著業力而起現行。

又如和他人爭執吵架罵人,贏了對方之後可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表面上似乎勝利,但實際上是輸了,不只是佛法的因果論而已,罵人的果報一定得自己承擔不會轉移他人身上;以世俗來講,行事沒有正確取捨的判斷力,人際關係一定不理想,很多事情常常會產生錯誤和失敗,長期而言,在社會中的發展空間會漸漸縮小。所以,不論從世俗或究竟的角度來看都是失敗,可是沒有這種正確認知的時候,不會認同佛法的觀點。如果具有正念就不會誤判情勢,因此隨時保持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怎麼樣才是累積善事……你平常讀過不少經書,也聽過不少教法,就不需特別再提,與平常閱讀聽聞的內容一樣。

當你唸佛持咒的時候,心裡得先明白為什麼只是唸佛就有資格得到佛的加持。因為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雖然還沒有開顯也還不了解――這個佛性本具一切諸佛的功德。眾生本具佛性的徵兆即眾生基本上都有善的想法,也因為具有善的想法,因此有因緣可以向佛菩薩祈禱,與佛菩薩相應,可以得到佛的加持,這都是來自佛性的功德。

了解這些,基本上有什麼好處?能在念誦佛號、持佛心咒或祈禱佛陀到某種程度時,了解自己的佛性。一般人祈禱阿彌佛陀時,會認為阿彌佛陀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這是為了一開始引導眾生往正確的方向,而配合眾生的習氣和程度所給的教法;否則以眾生非常有限的心識,無法在初始即能與教法契機,很難接受的情況下,就不容易提起學習教法的意願。也因為眾生的心非常侷限狹隘,有東、西、南、北的限制,有過去、未來、現在的限制,因而講述特定方向的某個地方有淨土和特定因緣的佛時,眾生們會確立這個方向就是我要努力的目標。但是實際上佛與剎土的功德並無如此侷限,在講解阿彌陀佛的功德時,會提到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不會只說西方光佛或西方壽佛,而無量就是無限,沒有東、西、南、北的限制,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限制,故稱為無量,所以無量光佛的淨土也是無量。這種無量沒有西方、東方、南方或北方的限制,當你的內心有這樣的了解和認知,則祈禱阿彌佛陀就是祈禱一切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就是阿彌陀佛。如此了解和祈禱,你將從阿彌佛陀獲得一切諸佛的加持,消除一切分別的習氣,也不會有顯宗、密宗、中國或西藏的阿彌陀佛的分別。

現在你已明白這些關鍵,只要在每次實修教法時,具備發心、專心和迴向三個條件,最後一定會獲得圓滿的結果。

加入好友

仁波切佛法開示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