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千五百六十一年前,贤劫千佛第四尊佛释迦牟尼,在印度菩提嘎雅的金刚座上获证菩提(成佛),为渡一切众生而宣说八万四千法门,并于涅槃前预言祂的化身,即与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众生特别有缘的莲花生大士,将大转密乘法轮,开展另一番利益众生的殊胜事业。
佛陀所传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有小乘、大乘、金刚乘,皆以利益众生为目的,配合众生各自因缘和根器不同,施以适合的法教,这也是佛陀宣说无量法门的用意所在。印度为佛教发源地,传衍各地的情况如下: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一带以弘扬小乘(上座部佛教)教法为主;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是大乘教法兴盛的国度;在西藏、尼泊尔、不丹则普遍教授金刚乘的密法。综观教法虽有种种不同之处,但主要的宗旨在于调伏众生内心解脱痛苦烦恼,获得究竟安乐。
小乘教法以自解脱为宗旨,最高成就为阿罗汉果位;大乘教法(显宗)如中观、唯识、禅、净土等宗派,不以个人解脱为足,行菩萨道渡一切众生苦厄,经三大阿僧祇劫圆满福慧资粮而成佛;金刚乘教法(密宗),以果为道实现菩提心,具甚深见和无量善巧,是所有佛陀教法中最深奥和广泛的法门。
佛陀的教法已宣扬至全世界许多国家,在西藏蓬勃发展的是包含显、密在内的完整教法。虽然在第六世纪佛教即已传入西藏,但从第八世纪莲花生大士来到西藏创立桑耶寺,到第十一世纪间,是藏传佛教真正兴盛广传的时期,史称“前译派”、“旧译派”或“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传承中最早创立者,也是藏传佛教一切教法的源头,完整保存了佛陀所有的珍贵法教。到了第十一世纪后,才有“萨迦”、“噶居”、“格鲁”等新译派(萨玛派),形成了当今的四大教派。四个主要传承对佛陀教法的解释和实践或有不同,但核心思想与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尊贵的大恩德上师耶谢桑波仁波切师承旧译派(宁玛派)。宁玛派传承的教法可分为两种:(1)佛语远传:起源于普贤王如来佛、欢喜金刚、比玛拉密扎、莲花生大士等等持明成就者代代相传而来的法脉系统。(2)伏藏近传:是按照莲花生大士所预言的时间、地点、化机等,因缘成熟时出现的伏藏师所取出的教法。为了让未来有缘的众生得以聆听及领受完整、深奥、近传、无污染及无漏加持的密法,故予以伏藏。
第一世与第二世敦珠法王,即大伏藏师察同敦珠林巴(1835-1904年)与大伏藏师敦珠卓杜林巴(1904-1987年),各自发掘出许多伏藏正法,这两位大伏藏师所取出的伏藏法即为现今的“敦珠新岩藏正法”,其教法精深且言简意赅,加持极为暖热,成为僧俗修行者普遍实修的广大伏藏法。
第二世敦珠法王即是尊贵的大恩德上师耶谢桑波仁波切的传承上师。这个传承是非常近传与珍贵,没有受到任何染污,也没有任何毁坏三昧耶的情形,所以传承的加持和成就是极为殊胜与快速的。敦珠新岩藏法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简洁、直接与精确。因此非常适合当今的实修者。
第三世敦珠法王敦珠桑杰贝玛谢巴仁波切诞生于雪域藏区,由众多新旧派之大成就法王和上师们共同认证为无可争议的二世敦珠法王化身,并在贾札法王桑杰多杰仁波切主持下,圆满完成认证坐床大典。尔后,在贾札法王的精心照护下,接受了无上密的大部分灌顶、口传和讲解。
第三世敦珠法王于白额雪山进行三年闭关之后,应耶谢桑波仁波切的邀请至桑耶纪念佛学院,主持增建大殿的开光启用典礼。圆满出关后的首年,随即应允耶谢桑波仁波切的恳请,至桑耶纪念佛寺传赐第一世敦珠法王(大伏藏师察同敦珠林巴)与第二世敦珠法王(大伏藏师敦珠卓杜林巴)新岩传全集之灌顶和口传等。二零一七年更受邀于槟城桑耶利生林(佛寺)以及吉隆坡,赐予大众敦珠新岩藏三根本灌顶等。
耶谢桑波仁波切是前世(二世)敦珠法王的亲弟子,因为过去清净的三昧耶,传承的金线未污染,故殊胜的化身无碍地显现于耶谢桑波仁波切的祈愿中。
欲详第三世敦珠法王的传记及金链般的传承历史,可拜读“红宝石珠链”典籍。
仁波切是敦珠新岩藏法的法脉传承持有者之一。二世敦珠法王的长子董瑟听列诺布法王如此写道:
在赐予仁波切的长寿祈请文中如此写道:
宁玛巴传承的法教中,以大圆满法(阿底瑜伽,藏文:卓巴千波,简称“卓千”)最为殊胜,是所有诀窍的精华,具有直指心性、听闻后得解脱的功德,是九乘的顶髻,蕴含即身成佛的诀窍,拥有举世尊崇的价值,更是长劫难遇、珍贵稀有。
纽修堪法王是当代大圆满法成就上师中的翘楚,视仁波切为心子,将所有大圆满法的精髓,如满瓶倾泻般毫无遗漏地传赐予了尊贵的耶谢桑波仁波切,并赐予代表“智慧身”的〝与我无二法相″的隆千巴尊者佛像;赐予代表“智慧语”的〝《法界藏》″;赐予代表“智慧意”的〝隆千巴尊者舍利药丸″。又云:“为自利实修大圆满法,日后为利他而传大圆满法。”纽修堪法王更以耶谢桑波之名作了以下祈请文:
并赐予仁波切“卓千堪布耶谢桑波”的称号。我们的精神导师─耶谢桑波仁波切,继承了大圆满法的教法,掌握了一生成佛的诀窍,成为这最殊胜法门的持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