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佛法開示

耶谢桑波仁波切-大圆满加行《陆》金刚萨埵法
大圆满加行《陆》金刚萨埵法

一般而言,继“皈依”及“发菩提心”之后,接着是“金刚萨埵法”,然后才是“献曼达”; 敦珠法王传承的新岩藏加行短轨, 则是先有“献曼达”,然后才是“金刚萨埵法”。先后次序的不同并不会有修持上的差别,以下就依照一般的次序进行讲解。

“加行”虽然属于密法,但是它的内容具足了“小乘”、“大乘”到“金刚乘的最顶级——大圆满法”的加行。前面已经讲完小乘、大乘教法的前行内容, 从金刚萨埵法开始,将进入密法无上密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加行。

“金刚萨埵法”是消业障的殊胜方法。特别当我们进入释迦牟尼佛陀教法的法门,受“别解脱戒”、“菩萨戒”、“金刚戒”之后,必须持守戒律的清净而实修, 才能获得一切“共” 和“不共”的成就,因为,戒律就像教法的命一样重要!一般的初学者,尤其是身处于现今五浊恶世、末法时代的众生,内心充满许多烦恼、杂念, 难免因为不明白、不小心等因素,稍一不慎而失毁戒律的清净,产生障碍,无法获得成就。“金刚萨埵法”就是消除这些障碍及业障的最殊胜方法。

金刚萨埵在行菩萨道时曾发愿:“只要听到祂的名字,就能完全消除业障,未达到这样的能力之前,誓不成佛。”立下宏愿之后,不断累积福慧资粮, 最后圆满成佛者就是金刚萨埵,所以祂具有消除业障的特别能力。

一般的佛教里(就显宗而言),为什么不曾听过金刚萨埵本尊或金刚萨埵?其实,八大菩萨中的普贤菩萨就是金刚萨埵。提到菩萨的时候, 大部分人的观念认为:菩萨的成就、智慧尚未达到如佛陀般圆满。但实际上菩萨有两种,一种是“果”的菩萨,另一种是“道”的菩萨。如八大菩萨是“果”的菩萨, 早已成佛,只是示现为菩萨的身份行利他事业。例如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智慧的显相;观世音菩萨是一切诸佛慈悲的显相;金刚萨埵是一切诸佛能力的显相; 弥勒菩萨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佛等等。由此可知,虽然称呼上是菩萨,实际上祂的成就和佛没有差别。“道”的菩萨是成就初地到十地果位, 或者是大乘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菩萨们。

消除业障是金刚萨埵本尊因特别发愿而成就的事业能力,我们若能诚心忏悔,向祂祈求消除业障、烦恼,一定能如愿! 但须具备佛陀在《大宝积经大乘十法经》中所云的四种对治力来忏悔,众生如须弥山般高大、坚固,如海洋般深、广,如微尘数般众多的业障,才能完全消除。

这四种对治力是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返回对治力、现行对治力。

所依对治力

所依对治力有两种,“外所依对治力”和“内所依对治力”。

“外所依对治力”就是在自身的顶上观想金刚萨埵本尊,并在本尊的心中观想咒轮等等,以祂作为忏悔的对象。观想时,尽量观想一个清净无染的智慧像,而不是如照片或唐卡中平面的法相,前面有、后面没有影像,也不是像铜质、金质、木头般坚硬的法像,亦不是平凡肉身般的显像。详细的观想内容在实修的时候,会更详细讲解。

“内所依对治力”就是发菩提心:是为了所有的众生,消除各式各样的业障、疾病、烦恼、障碍、魔障、习气障等,并达到如金刚萨埵本尊般的成就而修。

厌患对治力

厌患对治力是怀着真正忏悔的心,对自己无始以来到现在所做的一切恶业,从内心产生很强的忏除悔过之心。虽然我们被业障蒙蔽无法知道所造的一切恶业,但是金刚萨埵本尊的尽所有智,对过去、未来、现在三时的一切完全透明无碍。所以,在祂遍知的智慧前,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做的恶业应悉皆忏悔。忏悔心的强烈程度,应如误食毒药,自己的生命将受危害般的强烈后悔心,以此心态来忏悔,方能完全消除过去所造的业障。

返回对治力

譬如一颗树的周围原本有围墙保护,当这道围墙破损时,树很容易被外来的动物啃食,为了保护这棵树,必须将围墙修好。同此理,厌患对治力是消除过去所造恶业的方法,而返回对治力是保证将来不会再造恶业的方法。也就是说过去所造的恶业经忏悔清净后,在习气还没完全消失前,未来仍有可能会犯同样的错。所以,我们必须从内心坚定地发誓:将来绝对不再做任何恶业,过去是因为不小心、不明白前因后果所以犯了错,现在我已清楚明了恶业的可怕,将来绝不再误食毒药般再造恶业。这种不再犯的誓言就是“返回对治力”。没有返回对治力,无法杜绝将来再造恶业的习气;过去所造的业,经由忏悔力消除,但是,断除将来的习气则需要有返回对治力。

现行对治力

现行对治力是念诵“百字明咒”,一面观想、一面持咒。观想金刚萨埵本尊心中的咒轮有甘露降下,自顶轮开始清净我们全身,完全清净消除所有的业障、烦恼、疾病、魔障、习气障等。最后,观想金刚萨埵本尊化成光溶入自身…。以上就是现行对治力。

四种对治力是完全清净、消除业障的特别关键,具足这四种对治力来忏悔,必能净除一切障碍。


加入好友

仁波切佛法开示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