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記載,這裡以前是羅剎國,到處都是羅剎鬼,後來某一個時期,所有的羅剎都不見了,變成一處大空地。有個商人從印度來到這島上,他的名字是「獅子」,藏文稱「興給」,梵文是「興哈」。當他到達這裡時,覺得這個島非常美麗而常住下來,從此這個島就稱為「興噶啦」。
佛陀值世時曾三次蒞臨這裡,對佛教熟悉的各位,都知道佛陀教法大藏經裡有部楞嚴經,經書中記載斯里蘭卡的國王(名「喇萬」,他有十個頭或十個脖子),迎請佛陀來此,當時有大菩薩名為大慧(洛卓千播),請求佛陀傳講這部楞嚴經。另外,我們明天或後天會去一座聖山稱蘇門咕扎,歷史記載:佛陀在那座聖山的一棵菩提樹下入定七天,史稱「菩搭下喇納」,下喇納意為皈依佛陀。
不只釋迦摩尼佛,蓮師佛陀也在此地居住長達六年的時間,無上密教法的忿怒本尊的緣起也與此地有關。在蓮師傳記中記載:瑪哈茹扎大魔王出現在這地區,殺害所有男性,欺負所有女性,是三界裡無法調伏的大魔王,現在大家看到的密宗忿怒本尊有三頭、六臂、四足、翅膀、火焰……等顯像,是緣於那時為了調伏這個大魔王,聚集的所有佛陀們,其中主要的調伏因緣――馬頭明王及黑金剛亥母,兩尊佛合力所顯現的忿怒總集像,最終也調伏了茹扎大魔王。馬哈茹扎是具根器的眾生,非常後悔自己所造的無數大惡業,完全懺悔清淨業力時,成為密法的大護法即瑪哈嘎喇。
瑪哈嘎喇有許多種不同的顯相,但是總集稱為續瑪哈嘎喇。特別發願保護密法的瑪哈嘎喇,後來獲得八大菩薩的成就,成為密法中的主要護法。調伏茹扎魔王所在的聖山就是蘇門咕扎,魔王懺悔後成為密宗護法所居住的聖山也是這座山。這座山有一大一小相連,在大山頂上有個佛的足印,除了佛教還有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印度教、回教……也分別認定為他們宗派的聖地。
在佛教歷史記載中,這裡是調伏瑪哈茹扎的聖地、密法的來源、釋迦摩尼佛傳講楞嚴經、蓮花生大士佛陀居住六年、普賢如來佛傳無垢懺悔續等主要聖地。此外,還有佛牙的舍利塔,在這裡應該有很多舍利塔。後來有非常多的佛弟子和成就者來到這地區,最著名的是金洲大師,他來自印尼的蘇門答臘,印尼和印度邦交友好的時候,斯里蘭卡也成為佛教國家。中國的玄奘大師在斯里蘭卡居住很久的時間,我相信玄奘大師的中文傳記一定有清楚的記載。印度納瀾陀的大部分成就上師都來過這裡,印度的八十大成就者也有不少曾足蓮踏上這片土地。實際而言,過去曾來此聖地居住和發展佛法事業的成就大師一定很多,但是現存的藏文記載不多,只有記載佛陀到此傳楞嚴經,蓮師佛陀在此居住六年,還有幾位成就大師足蓮到此,但沒有記載事業發展的情況,斯里蘭卡的國家歷史文獻中也許有詳細的記載。
無論如何,這座小島過去充滿佛教發展的聖地遺跡,也是許多成就上師加持過的聖地。所以,我們主要的出發點是希望所有的眾生也得到佛陀和成就上師們的加持,內心達到配合自己程度的成就,最好就是圓滿的成就,與祂們無二的成就。具備這樣的出發點朝聖,也就不會想:時間都花在坐車上,沒有甚麼特別新奇的事物,因為我們跟隨的都是過去佛陀及成就上師們加持的足跡。而且以祂們的神通力,不需像我們一樣要走路、坐車或依靠交通工具,所以整個地區一定都受到完整的加持。我們一出機場,就可拜見到佛陀聖像,車行路上只要經過路邊有菩提樹的地方一定有佛像,在十字路口也一定有佛像矗立或端坐,不論甚麼宗教信仰者一定要繞佛而過……這些特殊情況都是過去諸佛及成就上師們,殊勝發願力而來的加持依然存在的顯像和徵兆。
所以,我們在這國家時,行走路上、坐在車上、在市區遊覽、攀登聖山……如果內心具有清淨廣泛的出發點,整個行程中的所有行事都將成為朝聖的行為。否則,你所看到聖地就只是山、水、木頭、石頭等普通的山水風景,沒有五光十色的事物值得欣賞。
這些聖地最主要的特殊功德,是釋迦牟尼佛和蓮花生大士及過去不同時期的許多成就上師們,親自蒞臨的加持。所以,後代佛弟子們了解這種殊勝之處,帶著一顆清淨的發心、信心、專心來朝拜聖地,自然而然累積無量功德,內心定會獲得加持。最重要的是祈請諸佛和成就上師們加持所有眾生們,解脫痛苦煩惱,達到平安快樂,獲得諸佛和成就上師們無二無別的圓滿結果。
「山是珠寶的礦山,水是珍珠水,女孩都是空行母……」經書上如此記載,如果我們有清淨心,或許會感受到如經書中所說的奇異景象。不管如何,這裡是佛教史蹟中非常古老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