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會刊已介紹完大圓滿加行的「共加行」部分,也就是「四轉心法」,四種將我們的心正確地轉向佛法道上的方法。這四種方法不僅只是沿襲下來的傳統,更是依據佛陀經書上所講的內容,歸納所得的訣竅。 相同的內容並非僅見於西藏的藏傳佛教,也非獨存於寧瑪巴(前譯派)的傳承法教,其他傳承如薩迦派的「遠離四種執著」也提出:執著今生非佛徒。 如果不了解「暇滿人身難得」以及「諸行無常」,將對今生所見所聞的世間法產生執著,透過這兩種思維,必有助於去除對今生的執著。 同樣的,嘎舉派的傳承中,密勒日巴的大弟子-達波(岡波巴),他所寫的「解脫莊嚴論」裡也提到:人身難得與無常。
嘎當派阿底陝尊者的「菩提道炬論」,和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所論述的上、中、下三種根器的修行次第,對於下根器調伏自心的方法,也涉及人身難得與諸行無常。由上所述可以得知,只是名稱不同,實際上內容是一樣的。
接下來,後兩種方法——了解「因果業」和「輪迴苦」,是去除對來世執著的對治之道。其他傳承的教法有云:執著輪迴非出離。如果執著輪迴與來世,內心無法呈現真正的出離心;如果內心沒有真正的出離心,就形式上可以行禮如儀,但是實質上並沒有圓持任何戒律。
佛陀教法總括為經、律、論,「大藏經」總共有一百零三部,在戒律方面的經書有十三部,這十三部的內容所講的就是“七別解脫律儀”------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或男居士、優婆夷或女居士、正學女即介於具足比丘尼和沙彌尼中間戒之女性,而受這些戒律的資格必須具有正確的出離心。欲令內心呈現真實無偽的出離心,唯有了解因果業、了解輪迴苦。尤其「因果業」的部分,是釋迦牟尼佛教法中最主要的關鍵,並且屬於世間的教法。
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有世間及出世間的教法,欲透過實修來了解這些教法的內容,一定要具備「見」、「道」、「果」的訣竅。 就「見」而言,初學之時,首先要了解佛陀經書裡所揭示的世俗正見。所謂的世俗正見就是因果業循環的實際情況。雖然,每個宗教都各一套因果業的法則, 但是所論述的方法與內容是不是正確,則更為重要。像前面曾經講過的「殺生供神可達到平安、快樂」這類宗教的教義認為:平安、快樂的因就是令神祇滿意的行事, 甚至供養殺生的血肉。但是,這並不是實際的因果法則。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因果業則是:若希望達到平安、快樂,唯有行善、不傷害任何眾生,而且心存善念、行有利於眾生之事,就是真正的善事,這才是平安、快樂的來源。 不想要痛苦煩惱,唯有杜絕任何形式的惡業,因為惡業不僅傷害眾生,而且使自己的內心煩惱、不平靜,這種行事就是煩惱、痛苦的來源。因果業的實際情況, 除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我們無法從其他宗教或哲學得到清楚的了解,佛陀所揭示的因果業實際情況,就是世間的正見。
如果了解因果業的循環,內心自然而然對佛陀一定會呈現出正確的、堅定的信心,因為這是真實無誑的,更會非常感恩釋迦牟尼佛,因為祂讓我們了解平安、快樂的真正來源。 堅定的信心是所有釋迦牟尼佛教法的基礎,為什麼?因為我們學習佛法的過程,需要三寶、諸佛菩薩的加持,才能消除內心的障礙、業障,才能更進步、更上一層樓。 若要諸佛菩薩的加持進入我們的心中,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內心有沒有正確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就是得到諸佛菩薩加持的來源。諸佛菩薩的加持沒有任何限制, 端賴個人對諸佛菩薩信心的強、弱差別,因而有加持強、弱的結果。
有些人可能想:加行只有學習密法的人才需要。絕非如此!雖然加行的教法屬於密法的部分,但是它涵攝小乘、大乘、金剛乘教法的內容, 金剛乘之中又分為外密、內密、無上密,總共九乘的教法。「四轉心法」屬於「外共加行」,用以調伏我們的心,轉向佛法的道上,產生正確的出離心, 這是進入釋迦牟尼佛教法的任何法門,不論小乘、大乘或金剛乘,所需的共同基礎,因為內心不具有真正的出離心,就無法受持「別解脫戒」、「菩薩戒」、 「金剛戒」,所以出離心是一切戒律的基礎。
不共加行具有從小乘到金剛乘的頂級 - 「大圓滿法」,一切教法的加行(前行) 內容。不共加行的第一個部分是「皈依」。皈依從受皈依戒開始,此乃屬“別解脫戒”。就小乘而言,其入門方法是接受“別解脫戒”。具足以上基礎後,受菩薩戒成為大乘的皈依;受灌頂成為金剛乘的皈依。所以,皈依是小乘、大乘、金剛乘一切法的基礎。
不共加行的第二個部分-「發菩提心」,是大乘的加行、大乘的基礎,因為大乘教法的根、道、果就是以「菩提心」為主軸。
實修菩提心,須先受 “菩薩戒” 。“菩薩戒”有兩種傳承:一是深奧中觀的傳承,另一則是廣泛唯識的傳承。深奧中觀的傳承源自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龍樹菩薩等傳下來的。從釋迦牟尼佛、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等傳下來的菩薩戒,則屬廣泛唯識的傳承。
不共加行的第三個部份 - 「獻曼達」,是累積福慧資糧最殊勝的方法,釋迦牟尼佛一切教法(從小乘到金剛乘)的成就,是因累積福慧資糧而來的。
不共加行的第四部分是「金剛薩埵法」。依照密法傳承的實修方法,必須先受灌頂(灌頂是密法的入門、密法的基礎)。因此,加行實修到這個階段,「別解脫戒」、「菩薩戒」、「金剛戒」三戒都已經具足於一身。所以,相對於皈依和發菩提心,金剛薩埵法門特別是屬於密法的加行。
密法的實修方法,可分為「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兩種實修方法。「金剛薩埵法」的唸誦與觀修,即含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兩種次第的前行。首先,行者在自身頂上清楚地觀想金剛薩埵本尊,並在本尊的心中觀想百字明咒輪等等,這個部分的觀修就是密法「生起次第」的加行(前行)法。接著,觀想金剛薩埵本尊,唸誦百字明咒之後,同時觀想甘露流下來,從我們的頂上進入而遍滿全身,消除所有的障礙、煩惱、疾病、魔障等等,直到完全清淨,然後觀想甘露降下至頂輪、喉輪、心輪、臍輪、密輪,令我們達到四種安樂,這部分的唸誦觀想就是密法「圓滿次第」的前行法。
不共加行的第五個部分是「上師相應法」。上師相應法是無上密的頂級 -「大圓滿法」的加行,因為大圓滿法實際傳承的證悟,只有透過上師的加持,才能進入我們的心中。大圓滿的教法,即是直指眾生本來具足的如來藏(或說佛性、明空不二的自性、自明),依著這種智慧的見地,直接指導我們實修,能在一生中證悟本具如來藏的方法。這種完全的證悟一定要靠實際傳承證悟的加持,實際傳承的證悟的加持是歷代成就上師至根本上師,不間斷傳承而來的,所以「上師相應法」是大圓滿法的加行。
綜合以上所述,「加行」不只是學習密法才需要,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正行所需的前行法,在這短短的儀軌裡,無不具足,所以儀軌雖是簡潔,內容卻很廣,易做收穫大,這就是「訣竅」。
以上僅簡短地介紹不共加行的主要內容:皈依、發菩提心、獻曼達、金剛薩埵法、上師相應法。